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变革生产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效率提升,内蒙古鄂尔多斯——智慧矿山这样建

2023-01-31 14:1413600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智慧矿山建设正加速推进。矿区产煤不见煤、井上远程操作采煤作业……通过智能化改造,以麻地梁煤矿为代表的当地煤矿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变革,为生产运营降本增效,助力采煤智能化发展。

提起煤矿,许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样一些场景:昏暗憋闷的巷道里,满脸煤灰的工人弯腰进出,厂区里到处是运煤车扬起的黑色尘土。

而在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的内蒙古智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智能煤矿公司”)所属麻地梁煤矿,这样的场景早已不见。这家年生产能力核定为800万吨、在内蒙古仅属于中等规模的煤矿,通过智能化升级改造,逐步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生产运营降本增效,为更多智慧矿山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推动生产方式变革,远程作业更安全


小公园、窑洞公寓、干净的厂区……“这是生活区还是矿区?”记者跟着煤矿的工作人员转了半个多小时,带着疑惑问。

“这里是麻地梁煤矿的主矿区,在这儿几乎是见不到煤的。”工作人员说。走了一路,记者最终在出库区才见到七八辆等待装货的运煤车。

“大多数煤矿企业会建立大型储煤场来调节生产和销售之间的平衡,成本较高,也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智能煤矿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周圆告诉记者,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智能煤矿公司研发出智能化煤质运销管控系统。“销售与生产紧密衔接,地面运输流量和井下生产流量互相匹配,就能做到矿区产煤不见煤。”

智慧矿山建设,在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也改变了矿工们的工作方式。

走进智慧矿山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十几名身穿白衬衣的工作人员正盯着电脑工作:鼠标轻点,指令发出,视频中的机器开动,黑黝黝的煤就被送上了运输皮带。

“少人安全,没人更安全。”在煤矿工作了30多年,麻地梁煤矿矿长吴劲松从未放下对安全的担心,在他看来,智慧矿山就是要通过技术赋能,尽可能地让设备替人工作,从而最大化降低风险。

“现在采煤作业基本在井上远程操作完成,在更换设备零部件的时候,才需要人员下井,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吴劲松说。

矿工田东影从1993年开始下井,见证了铁锹挖、风镐打的采煤年代。如今,他很少下井,只是在地面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干了半辈子煤矿工人,没想到现在可以在办公室里采煤了。”

“利用智能化手段建设矿山,是一个重要课题。”鄂尔多斯市能源局局长霍励平说,“智能煤矿公司在智慧矿山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鄂尔多斯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开了一个好头。”





注重成本管控、数据治理、管理创新,运营成本降低30%多


就企业而言,大多实行以产量定效益的管理办法。在过去,一些矿工为了多出产量,往往让设备“带病工作”或者延时工作,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开展智慧矿山建设后,大量指令工作交由计算机完成,工人的违规操作情况大大减少了。”周圆告诉记者。

新技术助力智慧矿山建设,不过成本问题也不容忽视。那么,麻地梁煤矿的建设成本如何?

“我们摒弃了大而全、重装备、重平台的传统观念,从建设之初就注重成本管控、数据治理、管理创新,智慧矿山建设累计投资7200万元,较传统煤矿投资低了不少。”周圆介绍。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内蒙古局2021年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麻地梁煤矿吨煤完全成本为83.31元,比周边规模、条件相近的煤矿低了不少。

“智慧矿山的建设需求,很多是由基层班组报上来,进行论证分析后才统一决策实施的。” 从2017年进入公司以来,周圆参与了智慧矿山建设的各个关键阶段。他介绍,建设之初,煤矿领导充分征求老员工的意见,梳理出2600多条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了有的放矢”。

2021年初,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专家对麻地梁煤矿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麻地梁煤矿通过优化设计、取消井下煤仓等措施,既减少了建设成本,又为后续的智能化改造提升留足了空间。

如今,通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管控体系以及智慧矿山系统运行,麻地梁煤矿减少了库存、优化了工序,实现了高效低碳运行,运营成本降低了30%多。





实现效率提升,缓解人才招聘难题


“我们现在不仅不用上夜班了,还可以倒班休息。”麻地梁煤矿工人牛瑞林告诉记者,智慧矿山建成后,他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夜班,过去是煤矿工人的一大负担,也揪着无数矿工家属的心。如今的麻地梁煤矿,所有下井人员零时前必须升井,每天零时到7时,井下无作业人员,做到“无人则安”。

“对煤矿实行智能化管理后,检修维护也方便多了。”周圆介绍,“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更换配件,自动预警系统会及时提醒。如果碰到一些复杂情况,远程会诊系统还可以随时连线设备厂家。”

与此同时,智能化还带来了效率的提升。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麻地梁煤矿全矿在岗人数只有110人,依旧完成了日产原煤1.8万吨的生产计划。

正是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在不少其他矿山遭遇人才招聘难题时,麻地梁煤矿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青睐。“生产效率提高了,工作舒适度也提高了,煤矿企业也能科技感满满,我们都对未来充满信心。”2019年入职公司的大学生连佳宇说。

“一方面,传统煤矿工人年龄普遍偏高,未来会逐渐脱离一线生产岗位;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愿意从事煤炭生产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少。”内蒙古能源局局长王金豹介绍,“智慧矿山是采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煤矿公司的建设经验可以给更多矿山提供借鉴。”

据介绍,2019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命名了5家试点示范智慧园区和企业,智能煤矿公司作为唯一一家煤矿企业榜上有名。截至2020年底,智能煤矿公司共获得智慧矿山和煤矿智能化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7个等多项科技成果。

“麻地梁煤矿是鄂尔多斯智慧矿山建设的一个缩影。”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说,“5年来,我们新建设的煤矿都在进行智慧矿山建设,希望越来越多的煤矿工人能够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与高效。”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无人驾驶矿卡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业内专家南世卿这样说……
今年5月,国家电投霍林河南露天矿首次公开直播了矿卡“安全员下车”常态化无人运输作业;3月我国无人矿卡/无人宽体车、无安全员首次实现24小时常态运行……当下,我国无人驾驶矿卡技术开启快速发展模式。

0评论2023-07-04535

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华阳一矿智能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步入阳泉华阳集团一矿调度指挥中心,数块高清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井下地点的工作实况,工作人员手指轻点远程控制启动按钮,300米深的井下,工作面的采煤机滚筒便转了起来,滚滚“乌金”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地面……

0评论2023-07-04579

省级标杆!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智慧矿山项目获肯定
近日,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承担的高山煤矿“1905智能采煤工作面建设”项目被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2022年度“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省级标杆项目”,这是对上海煤科智慧矿山技术和产品的充分肯定。

0评论2023-07-03563

邹城:赋能绿色矿山 打造5G+无人驾驶零碳智慧矿区
​“绿能智驾,赢领未来”2023绿色智慧矿山应用成果发布会在山东邹城举行。宏河百利、兖州中材、宇通矿卡、易控智驾等携手运营,打造全国规模最大、山东首个全矿纯电无人驾驶示范项目。各方将聚焦各自领域、优势互补,携手打造矿卡无人驾驶运输场景运营新模式,将进一步加速矿山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0评论2023-07-03575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震:数智领航 梦想进行时
01热血铸实干实现自我价值谭震投身煤业,是初心使然,中学时代,他在《工人日报》读到了一篇《毛主席教导我“应该向煤炭工人学习”》的文章,文章中毛主席说道,如果煤炭工人都怕苦怕累,不去挖煤,那么陕北老乡煮饭、烧炕就很困难了;若是全国煤炭工人不挖煤,那么轮船、火车、工厂都开不起来呦!……应该懂得这些道理嘛!

0评论2023-06-30487

榆北涌鑫公司:科技赋能“透明地质” 智慧矿山建设再提速
“根据随采监测结果显示,工作面推进前方约175米位置处有异常,推测存在顶板破碎带,后续将对其持续进行监测,建议综采队注意观察。” “收到!”

0评论2023-06-29564

三晋安全行 | “无人作业的智慧化矿山更安全!”
“少人则安、无人更安,危险场所无人作业的智慧化矿山更加安全!”6月27日,面对三晋安全行采访团,阳泉冀东水泥(7.320, -0.06, -0.81%)智慧矿山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0评论2023-06-29640

智慧矿山点石成金!看传统矿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矿产业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伊金霍洛旗,智慧矿山建设正加速推进。在智能绿色战略的领航下,伊金霍洛旗以智慧为内核,以绿色为基底,全力打造智能绿色矿山,一座座智能绿色生态景观型矿山正在这个全国第三大产煤县悄然崛起。

0评论2023-06-28588

以“智”赋能 打造绿色建材产业“新样本”
是矿不像矿,采矿不见矿。初夏时节,走进豫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千业水泥公司厂区,银杏、桃杏、枇杷、玉兰等数十种树木映入眼帘,绿树葱茏,鲜花盛开,生机盎然。整个厂区掩映在北太行山重峦叠嶂间,与连绵的绿色互相交织、融为一体。不负青山,方得金山。作为河南省首个应用绿色5G技术的建材企业,近年来,千业水

0评论2023-06-28593